肩周炎

得了肩周炎,锻炼很重要

2016/8/9 1  697

本文摘要: 肩周炎在治疗过程中以及以后的康复治疗中,加强体育锻炼和功能调节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。

  肩周炎的定义:

 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,夜间为甚,逐渐加重,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,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,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、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。


 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

  1.膏药,以祛风散寒、解痉通络,活血化淤为目的。

  2.拔罐,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:肩井、肩隅、肩前、肩贞、天宗等穴位。每次选两个穴位,交替使用。

  3.刮痧,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:手臂外侧的肺经、大肠经。每周可刮1-2次。

  4.针灸,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:肩井、肩隅、肩前、肩贞、大椎、曲池、外关、腕骨等穴位。选用1-1.5寸针灸针,用75%酒精棉球消毒皮肤,刺入穴位,留针20-30分钟。每日1次。两周为1疗程。


  肩周炎的康复疗法:

  1.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,以解除病人疼痛,如用三角巾悬吊,并对病肩做热敷、理疗或封闭等治疗。

  ⒉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。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,配合理疗进行治疗。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医疗体操。

  (1) 体操练习:双手握住体操棒,在体前,手臂伸直,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,尽量向头后部延伸;在体后,双手握棒,用力向上举。

  (2) 手指爬墙练习:侧面或前面站立,抬起患炎侧的前臂,以食指和中指贴墙,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。

  (3) 患侧手臂上举,反复摸后脑勺,病侧手于体后,上抬摸背部。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,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。

  肩周炎的康复治疗方法比较多,仅中医就有针灸、推拿、拔罐、小针刀、药物内服外敷等多种方法,结合现代理疗方法,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。但是这些治疗效果是短暂的,只是暂时性地改善症状,若想摆脱肩周炎的困扰,还得靠运动康复,正所谓“三分治,七分炼”。然而,在生活中,不少人似乎更热衷于药物等治疗手段,恰恰忽略了这一有效、又不花钱的康复方式。

 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功能锻炼方法,只要做到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,肩周炎这个老毛病就会离您而去。

  肩部旋转法

  双手叉腰,双肩做向前、向后旋转运动。每个方向各做20次。

  肩部内收法

  以健侧手握住患侧肘后,抬平患肢,并逐渐向健侧牵拉内收患肢,做20次。

  患肢梳头法

  患肢上举到头部,沿发际向后做梳头动作20次。

  爬墙法

  面对墙直立,足尖抵墙基,双手交替向上伸展,如同壁虎爬墙,待患肢上举至极限时用其中指在墙上留一痕迹,下次爬墙时超越此痕迹。做20次。

  患肢后背牵拉法

  直立位,健肢在前,患肢置于身后,以一绳从健侧肩部绕过,双手分别握住绳子两端,健肢向下拉动绳子以带动患肢向后上运动。做20次。

  拉轮法

  在墙上或树上安一滑轮,并穿过一绳,绳两端各系一小木棍,两只手分别握住木棍,患肢置于身后,用腱肢尽力将患指向上拉动20次左右。

  以上锻炼,每日上下午或早晚各锻炼1次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正确的功能锻炼,可以达到减轻肩部疼痛,改善功能活动的效果,大部分患者的肩部疼痛甚至可完全消失,肩关节功能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复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疲劳过度,注意保暖,以免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,再次诱发肩周炎。


  肩周炎的锻炼须知

  1.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,但贵在坚持。如果不坚持锻炼,不坚持做康复治疗,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。

  2.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,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。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,加上适当锻炼,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。


  肩周炎的预防措施

  1.要保暖防寒: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,因此,为了预防肩周炎,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,勿使肩部受凉。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,切忌拖延不治。

  2.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。大腿与腰,大腿与小腿应保持90度弯曲;上臂和前臂弯曲的弧度要保持在70-135度,手腕和前臂呈一条直线,避免工作时手腕过度弯曲紧张。

  3.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。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电脑,那么要做到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,活动一下颈肩部和手腕。

  4.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,应当稍低于你坐姿时肘部的高度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电脑时对腰背、颈部肌肉和手部肌肉腱鞘等部位的损伤。

  5.显示屏比视线略低,以保证颈部血液循环通畅,减少颈肩肌肉紧张而引起的疲劳。

  6.不要让手臂悬空。有条件的话,使用手臂支撑架,可以放松肩膀的肌肉。

  7.多做颈肩部活动。

分享到:

 

大家都在看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
Copyrights 2005-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